港澳政協委員抵滬履職 聚焦經濟“復蘇”共同發展******
中新網上海1月10日電(記者 范宇斌)“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我第一站就是到內地,到上海參會履職?!鄙虾J姓f委員、新龍基投資集團總裁李可莊10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再次從香港回到上海,讓他感到有點興奮。
1月1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上海開幕。香港、澳門與內地8日恢復首階段免檢疫“通關”后,不少在港澳地區工作生活的上海市政協委員在獲悉政策調整后,第一時間抵滬赴會。
“今年終于有機會來到上海,與其他政協委員面對面進行履職交流?!鄙虾J姓f常委、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澳門聯生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馬志遠告訴中新網記者,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他只能“云履職”?!敖衲晡抑攸c關注‘通關’以后,如何促進滬澳交流,尤其是推進兩地金融、科技、旅游、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p>
“中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我將和在澳門的政協委員一起發揮聯通國際的優勢以及各自專業所長,助力滬澳經濟社會發展?!瘪R志遠表示,今年他將留出更多時間和精力,盡己所能,搭建澳門與內地的交流渠道。
來自香港的李可莊從事金融投資業務,在他2023年的行程計劃表上,上海是至關重要的一站。他表示,“三年后再次抵達上海,能夠實實在在感受到上海從疫情中恢復的蓬勃朝氣,以及上海人的沖勁、拼勁、干勁都沒變,大家的精神面貌和心態都很好,這讓我對上海發展更有信心了?!?/p>
李可莊說,今年他更關注上海未來經濟發展的突破點、增長點以及新興產業發展?!敖柚@次參會履職的機會,我將開展更多的實地探訪、考察調研,了解經濟發展和民生領域問題,助力上海經濟社會活力進一步釋放?!?/p>
今年,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又多了一些“新面孔”,他們懷揣更大的期盼,和“老委員”一道站在新起點,積極建言獻策。
上海市政協委員、交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私人銀行中心總經理徐志道特別關注滬港兩地金融合作。他告訴中新網記者,香港、上海都是金融中心,兩地各有優勢,應該發揮出“1+1>2”的效果?!吧虾?是科創中心,香港是創科中心,香港在與國際接軌、科技與政策結合等方面經驗或將助力上海發展?!?/p>
“作為一名‘新委員’,我希望提出有分量、接地氣的提案?!毙熘镜勒f,“疫情也給了我們一個反思的機會,在經濟上如何去融合。滬港合作在恢復‘通關’后,兩地銀行之間的交流合作將更為緊密,在金融政策、自由基金的互聯互通以及銀行系統互通上,可以更進一步展開合作,從而讓兩地居民在自由流動上更便利,也有利于作出適合的投資安排?!?/p>
上海市政協委員、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徐立也是一名“新委員”,“首次參加上海市兩會,我感受到上海對科技創新的重視,而我更多關注人才、核心技術、創新鏈上下游協作和協同發展等方面議題?!毙炝⒏嬖V中新網記者,“當前,內外部環境面臨諸多考驗,更要積極推動雙向交流,一方面把人才送出去,接軌最前沿的科技發展,另一方面要‘筑巢引鳳’把人才引進來。只有長期保持人才的雙向流動,才能在未來競爭中成為人才高地?!?/p>
對此,在滬港兩地人才交流、基礎科研交流方面,徐立認為,“兩地各有所長,香港高??蒲匈Y源非常,新興專業頂尖人才薈萃,而上海既有人才,又有大市場,增進雙向流動顯得非常重要,要促進滬港兩地人才平臺交流和人才交流。同時也要產教聯動、合作培養更多青年人才?!?/p>
帶著思考與期盼,來自港澳地區的上海市政協委員們將在履職過程中,建真言、謀良策,為內地與港澳地區的共同發展搭建更多溝通橋梁、凝聚更多發展共識。(完)
2022西湖論劍|譚建榮院士:為數據安全筑起更多防火墻、安全墻******
前沿技術在數據安全可控方面發揮著哪些作用?在2022西湖論劍·網絡安全大會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就新興數字產業、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區塊鏈技術等熱點話題接受了媒體記者提問,闡述了他對未來網絡安全的思考。
記者:“十四五”規劃指出要培育壯大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在新業態背景下,我們應該如何把握這個機遇,加速推動網絡安全產業成長壯大和持續發展?
譚建榮:網絡安全產業隨著網絡安全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網絡技術開放了,網絡技術推廣應用了,網絡安全產業就隨之形成,并且壯大。網絡技術的先進性是關鍵,只有具備先進的網絡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產業才可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才可能做到自主創新、自主可控。有了先進的網絡安全產業,我們就形成了網絡安全隊伍,有了高水平人才,我們才能做大網絡安全產業,做到可靠性、可用性、可信性、可控性,才能把網絡安全技術應用好、推廣好,才能做大做強網絡安全產業。
記者:近年來數據泄露等網絡安全事件不時發生,您認為各相關方應該怎樣攜手應對,才能確保網絡安全、信息安全和數據安全?
譚建榮:網絡安全本身就是“矛”和“盾”的關系。網絡安全既有攻又有防,沒有一勞永逸的網絡安全。網絡安全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要不斷的追求網絡安全技術的先進性,才能夠有效進行網絡安全的“攻和防”。網絡安全既要攻得下,又要防得牢,所以這是一對矛盾,就是這對矛盾促進了網絡安全技術不斷提升、不斷發展。只有掌握最先進的技術,才能防得牢。我們首先要有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在這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指導下,不斷提升我們的技術,使我們的防護能力不斷增強。
記者:您之前提到在工業互聯網中數據是至關重要的元素,請您談一談數據對于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譚建榮:我們通過網絡產生了工業互聯網,把互聯網技術用到工業領域,而在工業領域中很大一方面是制造業。在制造過程當中,從產品設計、加工、裝配、銷售、使用、維護全生命周期來看,每一個環節都產生了大量數據,我們既是大量數據的產生者,又是大量數據的利用者。工業數據,技術數據、管理數據、服務數據、商業數據,對每個企業來說都至關重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產品上、標準上、自主知識產權上,而最核心、最底層的就體現在工業數據上。企業是行業的領頭羊,也是行業的大數據中心,必須要掌握行業數據、發展趨勢、商業模式的數據等。
工業互聯網最核心問題是產生了大量工業數據,而工業產品加工生產的過程,既是數據利用的過程,也是利用數據產生的源頭,在這方面同時要利用好、維護好、保護好這些數據。工業數據、數據安全、工業互聯是一個三角形關系,每一個環節都必不可少。
記者:在智能制造轉型升級過程中,需要不斷推動智能化大數據創新。如何保障數據安全,推進智能制造又好又快發展?
譚建榮:智能制造過程,就是把人工智能技術跟產品實際制造技術融合起來,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產品設計、加工、裝配、使用、維護等過程當中出現的技術問題,用人工智能提升產品創新能力,改善產品質量。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產生了大量數據,而人工智能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深度學習,通過人工神經網絡訓練,用數據訓練。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歸根到底是數據挖掘、數據利用、數據演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數據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數據在哪些行業中,在多大范圍使用,給多少人使用,這些都涉及到數據安全。
第二個方面,在貿易過程當中,客戶服務產生了大量商業數據、技術數據,也包括管理上的數據,這三部分數據安全使用的范圍、使用的權限、使用的密碼都有一整套管理方法。我們要把智能制造推向深入,必須要通過數據挖掘、數據訓練,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把數據安全做的更好,筑起更多的防火墻、安全墻,這樣企業才可以放心地用數據,客戶也可以放心地用這些數據。
記者:區塊鏈技術在數據安全保障中發揮了哪些具體作用?
譚建榮:區塊鏈是基于零信任,把數據公開、透明、去中心化,然后再加密和進行權限管理。區塊鏈技術在數據安全保護方面非常重要,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最成功、最必要的是金融管理行業、投資融資行業,區塊鏈是公開、透明、去中心化、權限分散等一整套管理制度。我個人理解,區塊鏈技術是互相制約的一個機制,互相制約、互相約束,才能夠做到數據安全。(姚坤森)